1987年,国务院颁布《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
在这期间,权贵资本盛行,特殊既得利益集团得不到有效遏制,社会不平等加剧,公权不彰,从而形成了社会溃散的局面。虽然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但是,市场经济是一套配置稀缺经济资源的机制,然而仅仅靠它本身并不足以自行,需要其他方面制度安排的配合和支撑。
具体表现为:(1)为过去在全面专政体制下被无情压制的私人创业开拓了空间。特别需要警惕的是,旧路线、旧体制的老禁卫军们利用群众的不满,并在某些传媒的配合下,把群众引导到反改革的方向上去。这个问题又跟另外一个问题联系起来了,有一种流行的话叫肥水不落外人田,我争取了中央的补贴,或者我自己给一些补贴,直接就补给自己的企业,这使得我们有一些补贴政策的效果并不好。如果是这样,就会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第三,避免直接补贴供方。
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寻租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前期改革中曾经支持过改革。因为当时计划经济统治一切,让市场进入经济,有巨大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发展战略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国家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前提。没有诚信,就没有道德。在诚信缺乏的情况下,越市场化,就越无序化。科学精神实质就是理性精神。
所以,市场化也要注意适度推进,要注意与其它改革的配套进行。而在政治领域,靠市场的办法,显然是不行的。
西方也有关于文化变革滞后的观点。这里的文化革命,不是以前的十年文革的重复。马克思对私有化的弊病早就有深刻揭露,在这一点上,我们应佩服马克思不愧是一位大思想家。面子、血缘、权力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成了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文化陷阱。
另外,在经济管理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要真正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向左,就是要发挥公有制的优势,要进一步壮大国有经济,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力度。因为权力所有者会利用权力资源进入市场交换。但在今天,我们国家面对的主要问题,已不是需要进一步市场化的问题,而是不公平、腐败、诚信缺乏等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综合推进的结果。在社会舆论建设方面,媒体要发挥好的作用,要建设阳光媒体。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也开始重新认识马克思的思想。因为政治改革,往往需要啃硬骨头,往往会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尤其在利益格局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改革的难度会更大。
同时,民主化的速度也不能太急,要跟其它改革配套协调进行。要建设新文化,也需要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在一些领域,我们也看到,私有化确实是有效率的。所以,从长远看,从文化建设开始,也不失为是一条有效途径,看似慢,实则快。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它的各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也不一致,一般来说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的变迁。另外,对一些不良习俗,如婚丧嫁娶中的陈规陋习,国家也应加大法律规范的力度,不能任其自然。
其次,高考制度的恢复以及国家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这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另外,市场化若没有诚信和法治化,市场化就是坑蒙拐骗的泛滥。
再比如,垄断问题,靠市场也无能为力。政治向右,就是在政治层面,要更多提倡民主化。
当然,我们也不完全反对私有化,只是要提倡适度的私有化。三十多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不能完全归功于市场化。
政治,是需要权力的制衡,更多是需要民主化来解决问题的。该理论认为,一般来说,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目前,中国需要一场真正的文化革命。在这个文化陷阱里,潜规则成了主要的游戏规则。
目前,资本主义国家面对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也在大都反思私有化问题。因为文化建设的目标最终是要让全民或大部分人的习俗和价值观发生改变,若没有全民参与,要实现文化建设的目标就难上加难。
要对一些不文明和不道德的行为要考虑进行立法制裁,比如见死不救等。问题是,私有化,能否有效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能否有效解决诚信缺乏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市场无序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分配不公问题?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实践看,私有化并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而且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这些问题。
另外,就经济领域本身,靠市场手段也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也会遇到许多限制。市场仅仅能涉及的,主要是经济交易层面,市场能提高效率的范围,也主要反映在经济领域。
市场化若没有其它改革配套,市场化也很难深入。中国文化本质更多具有世俗性。对待国有经济,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经济意义,更要看到它的社会意义。要对学术界的抄袭等行为也要尽可能加强法律方面的制裁力度,不能仅仅停留在行政管理层面。
媒体要多报道好人好事,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不能误导。大国发展需要大智慧、大视野、大气魄,大胸怀,这样发展才能真正进入大天地、大境界。
而文化改革,则相对阻力较少,而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却是持久的。对待腐败,我们需要民主化,而不是市场化。
首先,应归功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文化建设是一个需要全民参与的活动,而不仅仅是少数人的事。